2020年泰國.東盟國際紡織品及服裝面輔料采購博覽會
服務項目 |
機票,酒店,導游,簽證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展會類型 |
國外展 |
工藝 |
其它 |
展會周期 |
一年一次 |
合成纖維面料(梭織/針織)、天然纖維面料(梭織/針織)、紗線與纖維、花式整理、家用紡織品、配件、CAD/CAM及電子商務
市場概況:【泰國的面輔料與中國市場的驚人契機】
泰國的服裝與紡織行業呈現出穩定的增長態勢。泰國市場已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特別是環保產品。上述產品約占泰國紡織品與服裝出口量的10%。2010年,泰國的服裝與紡織品出口額達 32.1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8.27%。從出口產品的類別來看,服裝的出口額排名,高達 8,800 萬美元;緊隨其后的是無紡布和紗線,其出口額達 7,890 萬美元;合成纖維與人造短纖維則第三,總出口額為 2,360萬美元;另外,家用紡織品的出口額達到了 1,160 萬美元,刺繡與網眼織物的出口額則各為 460萬美元。
美國一直是泰國服裝的大出口市場。2010 年,泰國對美國服裝出口額高達 12.6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7.26%。歐盟(出口額為 10 億美元)和日本(出口額為 2..53 億美元)則分居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與去年同期相比,泰國對兩個地區的服裝出口額分別上漲了4.69%和 11.73%。根據雅式出版有限公司(Adsale Publishing Ltd.)出具的報告,泰國對東盟地區的服裝出口額為 1.18 億美元,同比漲幅高達 34.51%。同時,泰國的服裝與紡織品市場對印刷機械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也對相關的印刷和平面藝術工作坊提出了要求。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消息,2010 年泰國服裝與紡織品行業對印刷機械的進口額約為 8.95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上漲了 29%。泰國主要從日本進口上述印刷機械,其次為中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愛爾蘭、美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目前,泰國服裝與紡織行業的勞動力缺口為 30,000,該缺口在未來將達到 100,000。根據Fibre2Fashion News Desk(印度)發布的數據,在 700,000 名服裝與紡織業從業人員當中,只有將近 450,000 名正式受聘于服裝企業。這也意味著,該行業需要更多可以長期在本土的服裝與紡織品生產企業工作的工人。
2008年,泰國曾向服裝與紡織行業撥付了近 727 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采購相關的機械與技術。泰國紡織協會(Thailand Textile Institute,THTI)表示,泰國仍需要花費 1.455 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采購的服裝與紡織生產技術,進而改進和升級該行業的機械和技術。泰國將借助上述創新性技術轉換自身的角色,即由初始設備制造商轉化為原始設計制造商,并在幾年之內終轉化為原始品牌生產商。目前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已正式啟動,東盟地區開始全面降稅。泰國開始將目光對準東盟這個大型市場。泰國紡織協會執行董事 ViratTandaechanurat 先生介紹說,泰國的原材料成本較低,且泰國與東盟各國的距離較近,企業可以以相對低廉的成本將原材料運往泰國。
泰國國家紡織工業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ai Textile Industries, NFTTI)前DejPattanasettapong 則表示,他相信泰國在未來十年內必定能在世界時尚舞臺占據一席之 地,因為泰國有很棒的設計、的制造設備、自由品牌策略和良好的銷售渠道。特別是泰國的設計人才,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根據流行時尚和當季需求設計服裝。DejPattanasettapong同時指出,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全球主要的成衣生產國(例如中國、東歐、墨西哥和柬埔寨)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量已急劇下降。
價值提升:泰國紡織與服裝工業的新視點
今天,泰國的紡織與服裝制造商已不再廉價與密集的勞動力,而將注意力轉向價值鏈,從過去等待大客戶小批量訂單的“御性市場”轉變為“前攝性市場”,即創造嶄新的理念吸客戶的注意力。
創新與技術是關鍵
為了促進泰國服裝紡織品的更新換代,提高產品的技術會計師與附加值,GFT 2020將至力于成紡織新技術一站式平臺,這將是紡織面料與紡機 商與采購商的一次盛會,將為參展商提供展示其設備與技術同洽談服務的優良有平臺。GFT 2020為工業與技術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良機。
查看全部介紹